小一报名基层优先权收紧

人民协会已调整在小一报名中基层领袖优先权的条件,把最低服务年数从至少一年提高到两年,以确保制度所惠及的是那些肯持续为社区服务的基层。调整针对那些从2016年起,为孩子报读小一的基层领袖。

受访的基层组织欢迎这个调整,一些公民咨询委员会也采取更严谨的录取程序,正式录取基层领袖前的观察期比向来的平均三个月更长。 碧山北公民咨询委员会主席梁松明(55岁)在受询时指出,要求为该区居民委员会服务的人数通常高于需求,每个居委会的基层人数一般得维持在30人左右。一些有意服务的义工得列入等候名单。

基层申请者须参加工作坊

他说:"为了进一步强调加入基层组织是一项长期的服务,碧山北公民咨询委员会属下的居委会,去年底就要求那些有意加入基层的申请者必须参加一个工作坊,认识基层组织的结构、工作要求等等。这个工作坊有时会隔好几个月才举行一次,因此申请者被正式录取成为基层之前,可能还得等上长达六个月。间中,我们将观察他们的参与度,确保所录取的人往后会持续履行他们的任务。"

碧山北公民咨询委员所属的碧山-大巴窑集选区内有好几所热门小学,包括爱同学校与公教中学(附小)等。梁松明说,绝大部分基层都是长期服务者。在孩子入学后停止服务的基层领袖不多。梁松明与一些基层领袖曾向人民协会反馈,建议收紧报名优先权的条件。他说,基层领袖的每个任期为两年,因此他认为,最少服务两年才能享有报名优先权的做法更为恰当。

只能报读居住区内小学

人协总执行理事长洪合成在今年4月发信通知基层组织,有关小一报名优先权的调整。信上说,人协最后一次是在2009年调整报名优先权的条件,规定基层须服务至少一年,才能享有在2B阶段报读小一的优先权。

人协说,近年来报读热门学校的竞争更为激烈,为了确保入学过程保持开放,教育部已调整报名程序。经检讨后,人协决定调整享有报名优先权的条件,把最低服务年数调高至两年,好让基层顾问可以有更多时间评估基层领袖的贡献。

另外,基层领袖今后若要享有报读优先权,只能报读他们所居住的集选区或单选区内的小学。调整前,基层领袖还有另一项选择,他们可到居住区以外的地区服务,并报读那一区的小学。

摩绵-加冷区议员潘丽萍指出,目前,基层领袖还是必须获得上级与基层顾问的肯定,才能取得优先报名的推荐信。

也是中区市长的潘丽萍说:"多数基层领袖都积极为社区贡献,许多基层的孩子早已入学,有的更是服务了数十年。尽管如此,肯定个人贡献的制度也不可以太'诱人',以免让人们抱着目的而来。"

荷兰-武吉知马区议员连荣华认为,人协的调整是要更强烈地传达"社区服务是一项长期工作"的信息。虽然会有人因报名优先权而想加入基层,但他却看到许多基层在孩子入学后仍继续服务。

家长梁淑珊(40岁)加入基层最初的动机也是想方便孩子报读学校。她在东北部的基层组织已服务超过五年。她说:"我发现基层工作的意义,我也会带孩子一起参加社区服务。最低两年的服务期是合理的要求。"

根据教育部的数据,每年约400名学生是在基层领袖优先报名计划下获得学额,占同届学生不到1%。基层领袖、家长义工、会馆与教会会员可在2B阶段报名。许多热门学校在这个阶段的申请就已超额,得通过抽签决定。

ohkm@sph.com.sg

This article was first published in Lianhe Zaobao on June 20, 2014.